《易經密碼解密》一書,實乃經學史上曠世鉅作。作者李霖生博士直承乾嘉學術餘烈,
由小學入史學,由史學入經學,並能借鏡當代西洋哲學,妙得學思之全息(vision)。
其學究天人,通古今之變,已成一家之言矣。
正如作者自劾之道有七:一識甲骨文。二知上古史。三通《書經》與《詩經》。
四通《春秋》《左傳》與《史記》。五知天文物理學。六知隱喻學與符號學。
七識考古學與人類學者。知作者之意者,即明乎此道﹔罪作者之書者,亦為迷失此道者也。
李霖生博士研究《易經》之道,固然顯見章實齋,聞一多與高亨,諸前賢深湛學養之影響﹔
然而其穿透經學歷史迷霧,則Michel Foucault之功也﹔超邁科學主義之業障,則
Claude Lévi-Strauss神話詩學之力也。此所以作者得以純然本於《易經》以論易理。
一般研究「易經哲學」或「中國哲學」之學者,不免抱殘守缺,固步自封。小知不及大知,
小年不及大年,自恃師門家法者,豈能與語此書之宏觀巨識。君子於其所不知,蓋闕如也。
小知小年者,或譏此書「鄉壁虛造」「天馬行空」,實因淺薄而好發議論也。
《易經密碼解密》以嚴謹之論述,言必有據,字字皆有來歷,樹立一代人文學研究之典範。
融會通貫文史哲學,重建人文學之主體形構。學術著作而得此風流蘊藉,凡夫調侃其文浮華不實,
卻不知洵美且都,洽合《易》之本義也。章實齋《文史通義》已言之矣。
《易經密碼解密》有關小學之議論,難容於臺灣學術主流。蓋因作者發現甲骨文之象形結構原理,
通於神話詩學之規律:以轉喻證成隱喻之流轉。
《易經密碼解密》有關史學之議論,難容於臺灣學術主流。實因流俗所謂史學方法者,既不明
時間哲學之底蘊,遑論歷史之真際。
《易經密碼解密》有關科學之議論,難容於臺灣學術主流。學界中人既鮮有豁然於《易》之數學者,
所謂「易經學者」誰復曉暢A. N. Whitehead之宇宙論?
最後,關於《易經密碼解密》之寫作風格,作者力挽狂瀾,槼復先秦哲學散文,切近性命之義,
既得即事言理之妙,意象波流之際,直尋孔顏樂處。重建中國人文學之主體性,洵非虛語。